相关问答
《刑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等。 《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责令停止侵权,消除影响;(2)依法封存可能转移、隐匿、销毁的相关财产和资料;(3)消除现有商品侵权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专利标志、作品等创作成果;(4)收集和销毁侵权商标、专利标志和特殊标志;(5)收集直接用于侵权的模具、印权的工具;(6)侵权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等创作成果与物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过去仅分散见于《商标法》、《专利法》以及全国人大颁布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1]和《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2]中,并没有将其认定为独立的犯罪类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1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