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就是说案件暂时不立案,而是由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诉前调解也是案件,必须编立案号,但与正式立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全国法院自2015年5月...
1.诉前调解的主体。 充当诉前调解身份的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对于双方都较为熟悉的共同朋友或上级领导,或其它亲属。相对而方,律师调解的作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前调解,顾名思义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当你下定决心走进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并不立即立案,而是将你的起诉材料收下,开一个已收取材料的单子给你,在45天内会通知你能否成功立案。法院这边的工作程序是将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办法官手中,由他先与被告联系,确认被告地址和身份是否正确。然后,他会通知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诉前调解。整个诉前调解过程,类似于一场法院谈话,法官会询问双方的基本情况、离婚的原因、夫妻财产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第一次诉讼等问题。如果法院能够调解离婚,会当庭开出交诉讼费的单据,让当事人补交诉讼费后,出具调解书来解除双方婚姻关系。如果当庭调解和好,则将立案材料退回,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如果调解失败的话,法院也会开出交纳诉讼费的单据给原告,让原告预先缴纳相关费用,案件算是立案成功。在北京,进行诉前调解较多的是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于离婚的案件,原则上他们都会进行诉前调解,其他的法院进行庭前调解的可能性比较大。
调解是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但是调解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双方和好,只要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了。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和好,可以由原告方撤诉。如果双方在调解中达成离婚的一致意见,可以由法院制作离婚调解书。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需要法院及时开庭审理,不能久调不决。
诉前调解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在法院立案庭设立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一种是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法院立案庭的法官进行调解,或者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进行调解。 诉前调解的原则是: 一是自愿; 二是开放性; 三是合法性; 四是保密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