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误解仲裁时效只是表明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无法通过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也有胜诉权——即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可以就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两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因此,如果没有因不可抗力或者其它正当理由发生时效中止的情形,仲裁申请的确应该在双方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否则视为超过仲裁时效。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提条件,没有经过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直接起诉法院是不会受理的。但是劳动仲裁是有申请时效的,也即当事人因为劳动仲裁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申请。那么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如何处理,怎么处理超过时效的劳动仲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70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