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胁从犯是指在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
胁从犯是指在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胁从犯的量刑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在客观上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因此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刑事案件中的胁从犯,一般应当减轻对其的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依据刑法28条的规定,胁从犯罪的,依法从轻或免于处罚。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免于处罚,由司法机关认定其是否构成胁从犯,是按照胁从犯还是按照罪犯处理。以及胁从犯罪的犯罪后果、社会恶劣影响,是否取得受害人的谅解等各方面情形,在上述法定原则内,结合案情及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相应的不起诉决定或免于处罚、从轻处罚的判决。2、如果“胁从犯”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之前,仅是受到主犯的言语威胁,尚未构成生命威胁的,难以被认定为“胁从犯”,应当会被认定为犯罪。对于胁从犯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鉴于刑法28条的规定并非十分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警方、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对于案件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社会恶劣影响、犯罪后果等方面因素的认知而决定的。3、对于造成受害人死亡、重伤等十分严重犯罪后果的,应当追究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的时候,充分考虑其受到胁迫的事实,予以从轻处罚。对于这类犯罪后果相当严重的罪行,如果仅因胁从犯受到了生命威胁,就免于处罚,无法体现“罪”与“罚”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与刑法的立法目的相违背。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8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