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购买安置房所面临的风险

2025-01-07
政策因素 这类房屋的交易行为容易引起国家关注并受到规范。 房价上涨容易促使卖方违约。 按照规定,卖房者需在取得房产证五年后才能将房屋过户给买房者。 在这漫长的五年时间里,房价的涨跌很难预测。 当房价大幅上涨时,卖房者有可能将房屋再次卖给出价更高的买方。 买方无法获得房屋再次拆迁的补偿利益。 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面临拆迁的情况并不少见。 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买卖双方因此会对拆迁补偿金的分配发生争议。 从法律上来讲,拆迁补偿款应属于卖方。 人的因素 “共有人”是拆迁安置房买卖风险的最大制造者。 他们寻找合同漏洞以逃避法律责任,或为合同履行设置障碍。 因此,在购买拆迁安置房时,买方应首先查明房屋的性质。 一般来说,对于已经竣工的安置房,可以到开发公司或房地产交易查询房屋的产权资料、土地性质等情况。 在订立协议时,应要求出售方全体共有人签名,以减少风险。 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 交易时间过长,会引发许多不可预见的纠纷。 公证风险 在安置房及一些普通商品房转让中,公证预约销售的方式很常见。 但有些公证交易最后会变成产权纠纷。 从公证法的角度,经过公证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但要看法官在判决时是否采用此证据以及如何采用。 遇到这种情况,买方只能以“申述期限太长应视无效”来反击。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