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庭前调解是指在立案成功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庭前调解是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离婚...
调解是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但是调解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双方和好,只要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了。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和好,可以由原告方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前不能调解。庭前调解是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双方同意才能进行。如果一方不去,说明一方不同意调解,一方不同意,则不需要调解,法院需要及时做出判决。 因此,对于庭前调解,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去或不去。
1、法院诉讼离婚,调解是必经流程。若两方一致认可离婚,那么调解离婚的时间会比较短;若两方对娃儿抚养、夫妻共有财产的分配难以达到一致,调解无效需经裁判,所需时间较长。 2、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议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碎,调解无效,应允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允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另一半者与他人同住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凌虐、抛弃家庭人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家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碎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议离婚诉讼的,应允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079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一)、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由此可见,做好离婚案件的调解,是法律程序要求。而庭前调解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经过开庭程序,可以减少庭审中的矛盾与对抗,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二是容易调解和好,由于庭前调解不拘形式,可以法官调解,可以邀请亲朋劝解,可以背靠背找矛盾,也可面对面做工作,容易取得彼此谅解,使得双方和好。三是协议便于履行,由于调解是出于自愿,双方对结果也认同,使得协议不仅当即或如期履行,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障碍。在生活中的感情问题属于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手段还是以协商为主法律为辅,如果在纠纷问题过程中出现了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遇到感情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冷静下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行解决问题。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