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且规章制度已向劳动者公示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对于员工违反单位制度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的赔偿。单位处理开除员工,应该书面通知,‘电话和邮寄方式’,如果有证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应当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保管与员工协商有关的证据材料,如签署的会议纪要等法律文件,以证明用人单位已经履行与员工平等协商的法律义务。广大用人单位应当在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中公示或者通知员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履行通知义务:1。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员工手册,由员工签字确认阅读;2、组织新员工参加培训,并签署培训纪要;3、用人单位将规章制度列为劳动合同附件。在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合适的,有权通过协商向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和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法律专业审查,修改或者废止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确保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
关于如何公示、公示的方式及形式,法律上无明文规定。但是,从证据效力、证据保留等角度分析,用人单位要尽量避免用电子邮件或内部网络告知、在公示栏里张贴用相机拍照留存的方式。这些方法虽然简捷高效,却不能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由于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一旦员工以“没看到内部网、未收到电子邮件”等理由予以否认,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面临的风险将很大。 从证据留存及效力上看,单位应当采取如下方法公示告知较为妥当: 一是员工手册发放法。即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定成册,由员工签字领取,与劳动合同一并保存。 二是内部培训法。通过部门、班组或全体大会的培训形式,讲解相关规定,保留好培训及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应有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与会人签到等内容。 三是劳动合同约定法。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签订合同时,已经阅读、学习单位规章制度。 四是考试法。通过开卷或闭卷的形式,由员工本人亲自答写涉及规章制度全部重要内容的试卷,同时保留试卷。 五是传阅法。将规章制度在员工中传阅学习,单位留存注明传阅文件名称的签字。 六是入职登记表声明法。即在入职登记表中明确培训规章制度的内容,并由员工本人签字。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且规章制度已向劳动者公示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7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774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