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转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最新的《民法典》,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继承法》于2021年1月1日失效,其相关内容体现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1、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八条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房产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一般以过户时间为准,房产一般以登记为取得所有权标志。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名下的房产如果未办理过户,仍保持去世前的状态,一般时效并不起算,而过户一般是要所有继承人配合才能办理的,如果有的继承人用一些非法手段过户,这时才涉及侵犯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的问题。
转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