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适格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大问题。在司法实务中经常有当事人辩驳“我没有侵犯你的权利,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没有实体权利,...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主体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复议是我国司法体制中化解纠纷的一种制度。 其主体是由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构成的。被申请人主要是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复议机关可以是原行政机关也可以是上一级行政机关,选择权在原告一方。
行政复议有以下四个特点: (1)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2)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做出行政决定之后,如果行政机关尚没做出决定,则不存在复议问题。复议的任务是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解决民事或其他争议。 (3)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4)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5)行政复议的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单位行政复议的客体:认为被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规划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效力是否仅仅涉及许可相对人,或者说,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法律拘束力对除许可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是否产生效力,如房屋的相邻权人。从实践看,当房屋的相邻权人认为规划部门给他人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可以就规划部门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0人已浏览
927人已浏览
1,380人已浏览
1,0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