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收受贿赂的形式下,应以受贿人承诺之时为既遂。即只要受贿人做出利用其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贿赂的承诺时,即为受贿既遂在索取贿赂的形...
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收入的金额和情节,根据刑法第383条的规定处罚,也就是贪污罪的处罚。索取贿赂的重大处罚。受贿金额大或有其他重大情节的,处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以是否收受贿赂作为既遂与未遂相区别的标准。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受贿罪侵犯的主要客体不仅仅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更主要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否收受贿赂,表明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这一主要客体是否受到实际了实际损害。其二,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看犯罪分子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即是否发生了犯罪结果。受贿罪中犯罪人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财物,因此,得到财物表明犯罪目的和犯罪结果已达到,应认定为既遂;为得到财物则表明犯罪目的未得逞,犯罪结果未发生,应认定为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有受贿罪中如果要构成犯罪未遂,大多数情况是产生在索贿中,即行为人为了索取贿赂接触了行贿人即着手,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得到钱。这就应该是受贿罪中有未遂吧
受贿犯罪可分承诺受贿、接受贿赂、行为人谋取了某种利益三个阶段。承诺属犯意表示,为行贿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的交换条件,唯有接受并拿到贿赂,才是受贿人追求的直接结果。因此,受贿人收受了贿赂,即意味着实现了犯罪的目的,从而构成犯罪既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2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