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3、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车辆、物品损失评估。 4、...
1、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除了适用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的少数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数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都依赖于公安交管部门。当一起交通事故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受理报案。接到当事人或他人的报案后,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2、现场处理。警安交警受理案件后,立即派人到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调查现场,收集证据。3、责任认定。交警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和作用,确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4、裁决处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对肇事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者拘留。5、调解损害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按照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警部门召集双方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出具损害赔偿调解书。6、向法院起诉。如果双方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警部门将终止调解,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发生摩托车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填写包含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情形、赔偿责任人等的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共同签名后立即撤离现场,协商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 当事人均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可以根据记录交通事故情况的协议书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1)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2)驾驶人无有效驾驶证的; (3)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 (4)车辆不能自行移动的; (5)碰撞建筑、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下列交通事故可以采用简易程序处理: (1)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不即行撤离现场或者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 (2)受伤人员认为伤情轻微,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但对赔偿有争议的。 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4、当事人不撤离现场的,交通警察应当记录交通事故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由当事人签名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简易程序处理事故认定书。
1、交通管理部门赶到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交通事故证明。3、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者拘留。5、调解损害赔偿。6、受害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者在法定调解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1人已浏览
428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