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执行拘留时,是可以戴手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
如果每次出境都会带着比较贵的东西的话,建议在出境时向海关索取申报单,将名表名包的规格型号数量填进申报单,经海关核查放行后必须保管好申报单,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拘留共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刑事拘留与后两种拘留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一)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 (1)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而行政拘留则适用于一般违法的人; (2)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不具有惩罚性,只是一种临时的保障性措施,行政拘留是一种处罚; (3)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的人; (4)羁押期限不同。普通刑事拘留不得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5日。
1、醉酒驾驶的嫌疑人出庭审理案件的,分两种情况确定是否要带手铐: (1)如果被告人危险性低,不影响案件审理的,不需要带手铐; (2)如果被告人具有危险性,影响案件审理的,需要带手铐。 2、需要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的以情形包括: (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2)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根据我国规定,保释候审戴手铐的标准如下:保释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对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不是无罪的。在保释期间,不得暂停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理。确有犯罪事实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开庭途中戴手铐;开庭时不得戴手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嫌疑人、被告人的保释候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六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7人已浏览
6,726人已浏览
934人已浏览
38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