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现场包括原始现场和变更现场。主要包括:(1)原始现场:指与事故有关的现场、伤亡人员、牲畜、痕迹、未损坏或变更的物体,事故过程的原始状...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文件。该文件对于伤残等级鉴定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四部分第二点规定,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警察调查交通事故现场时,应当全面、及时地收集有关证据。现场调查内容包括: 1、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及装载情况; 3、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4、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或者意外情况; 5、与交通事故有关的道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范围、车辆行驶轨迹、制动痕迹、其他物品形成的痕迹和散落物。当事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交通事故现场。1、不允许移动现场的任何车辆和物品,并劝阻围观者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和散落物,应覆盖塑料布、篷布、芦苇席等可能的东西。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痕迹、撕裂口等,应予以保护。
交通事故现场是指事故车辆、伤亡人员和事故相关物品、痕迹等占用的路段或地点的空间范围。其客观存在是判断交通事故发生过程的依据,对于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依法正确处理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保护现场也是当事人的义务之一。1、原始现场是指没有任何变化或破坏的现场。它可以为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责任鉴定提供客观依据。2、变更现场是指交通事故发生时原始状态已全部或部分发生变化的现场。三、伪造现场是指当事人为逃避责任、毁灭证据或达到嫁祸于人的目的,故意改变或安排的现场。四、逃逸现场肇事人为逃避责任,潜逃驾驶,造成现场变动。其性质与伪造现场相同。但是破坏性更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伪造现场的。不能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另外,还有一种叫恢复现场,是指现场撤出后,根据现场调查记录等材料重新安排恢复现场,根据事故分析或案件复查的需要重新安排。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