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950年婚姻法曾规定,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禁止结婚,1980年婚姻法取消了这种提法。但很多宣传材料在解释“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抑郁症也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存在下列情况下,精神病不能结婚:第一正处于发病期间的精神病症、躁狂抑郁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禁止结婚。因为他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抑郁症也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存在下列情况下,精神病不能结婚:
性病是性传播疾病的简称,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常任理事会上决定采用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性病是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例如,梅毒除了在生殖器上发生变化外,还能侵蚀到全身各部组织里面去,进行破坏。梅毒发病期很长,可分为四期。第四期梅毒,已侵入脑和脊髓,重者使人变成疯子,也就是麻痹狂。如果侵入脊髓,就变成脊髓痨,走路不稳,成为残废。由于性病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为了保障婚姻双方当事人及其子女的健康,法律严禁性病患者,性病患者必须在彻底治愈后,才可以结婚。
由于精神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因而关于精神病人的婚姻生育问题,常是患者及家属所关心的。根据目前资料分析,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成员比一般人群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要高得多。癔症与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人格的某些内容,如气质又受遗传的影响,也就是说:癔症或多或少受遗传的影响。虽然如此,遗传特性只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要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促使精神病的产生。所以,精神病人也不是绝对不能的。但是,要在疾病痊愈或稳定一段时间后(一般病情缓解2年以后再考虑),而且婚前应与配偶讲清楚,取得对方的理解,婚后可以更好的互相关心,照顾。免得一旦病情波动,对方不理解,夫妻生活不协调,家庭气氛紧张,结果不欢而散,徒增双方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痛苦。另外,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双方都是精神病患者其后代遗传上精神病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在配偶的选择上,切忌“门当户对”或同病相怜,再去挑选也有精神病史的人。也千万不能以结婚“冲喜”。为了保障病人的权力,也为了保障病人今后家庭的利益和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这里“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包括:①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未完全缓解。②症状虽已缓解,但稳定性差的病人,即间歇期短,易于反复的病人,不可急于婚恋。③严重的癫痫患者。④高度智能缺损者。这就是说,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人是禁止结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