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医疗纠纷应该怎么预防?

2021-10-26
一、医疗机构应制订和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测部门或配备专业(兼职)工作人员,加强诊断、治疗、护理、药事、检查等工作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和预防措施,定期检查措施执行情况,及时消除危险。二,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展与其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技术服务,保障临床应用安全,降低医疗风险;采用医疗新技术的,应当开展技术评估和伦理审查,确保安全有效,符合伦理。三、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要实施手术或临床试验等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取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在得到书面同意的患者昏迷等无法自主决定的状态和病情不应向患者说明等情况下,应向患者近亲说明,并书面同意。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意见的,可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批准,及时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四,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应当耐心解释,说明,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患者就诊疗行为提出的疑问,应当及时予以核实,自查,并指定有关人员与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沟通,如实说明情况。

相关法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医疗机构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利用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风险分担形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制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完善投诉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