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网络恶意造谣造成侵权的,可能构成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地转发谣言,你通常不需要承担责任。网络谣言的一般处理是对具体案件的具体分析,取决于网络谣言案件的后果和社会危害:1。公安机关不追究其责任,但可以责令其删除转发的虚假信息。2、主观故意在网上编造或者转发谣言的,依法处理具体案件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危害。例如,虚假信息降低取暖费,造成社会影响,但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根据情节和后果给予行政罚款或行政拘留。
散布谣言罪的治安处罚是拘留和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首先,如果是上网用户散布谣言,根据《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4条,上网用户使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并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行为进行处罚,如果违反刑法按照犯罪处理;其次,如果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发证机关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通知企业登记机关;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备案机关责令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3人已浏览
447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4,5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