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济纠纷,法院已经判决,胜诉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期间为二年。该二年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如果该案例中所提到的法人没有判决,那么是无法预测其的审判结果的,毕竟这需要根据其违法犯罪的事实和经过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该相信司法机关会本着尊重事实,尊重法律的原则进行审判的。第二,如果提问者提到法人已经判决,那么也是无法在互联网中查阅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真实信息,但必须采取符号替代方式对下列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进行匿名处(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三)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且不属于累犯或者惯犯的被告人。第三,如果提问者确实对其提到的案件,具有知情权。
在一审法院判决书收到时计算15天内可以向一审法院主办法官递交上诉状,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是是二审终审制度,也就是说二次审理就终结审理了。除非案件进入重审、再审步骤才再有所谓的上诉,这个涉及到法律实务的问题了。一般在判决上也会写明要上诉可以在几天内向哪里提出。提出上诉是要写上诉状的,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您可以起诉他,如他不在,法院会将传票等公告送达给他,从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如在开庭时他还不出现,法院将缺席判决。对您所说的他的财产情况,虽然他对房子没有产权,但同样可以执行,也可以执行他每年应收的租金。我建议您最好委托律师详细调查一下他的财产情况,比如到国土局调查他的土地情况,到房管局调查他的房产情况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05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