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密协议签订是看工作岗位而定的。 并不是每位员工都要签订保密协议,有的职位是要签,有的职位不用签。而且保密协议签署的话,也会因所属公司不同而...
保密协议是不会限制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的,而且保密协议这种东西也只是只防君子难防小人的协议,所以保密协议是不用惧怕签署的。 如果想要拒签,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时,保密协议只能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事项。对于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辟谣】签保密协议可以随时辞职?真相:无法分析: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后,不能随时辞职,不能随时辞职的原因不是之前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即使没有签订保密协议,用人单位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没有随时辞职的权利。他们可以随时辞职,仅限于单位在工作过程中侵犯和忽视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醒】保密协议有哪些条款?保密协议的条款如下:1、明确保密信息的范围;2、明确保密主体;3、约定保密期限;4、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5、谨慎约定竞业限制条款;6、确定纠纷管辖机构。
我国法律中合作开发产品保密协议中的保密信息指不为公众所知,又能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所有信息、数据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方的与研究、开发、生产、产品、服务、客户、市场有关的软件、程序、发明、工艺、设计、图纸、专有技术、工程、流程、方式、硬件配置信息、客户名单、合同、价格、成本、研究报告、预测和估计、报表、商业计划、商业秘密、商业模式、公司决议等任何或所有的商业信息、财务信息、技术资料、生产资料以及会议资料和文件;保密信息既包括书面认定为保密或专有的,又包括口头给予,随即被书面确认为保密或专有的。
1、遵循公平原则,兼顾双方的利益。我国《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是劳动领域中订立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密协议跟其他协议一样,首先必须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则,才具有法律效力。 2、明确保密范围。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所持的商业秘密是不一样的,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此外,当商业秘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双重性质时,例如广告公司策划人员的创意工作、IT公司技术人员完成的编程、数据库等,应当特别注意明确其性质属于个人著作权还是公司商业秘密?当事人是否要承担保密义务。 3、明确保密主体和保密义务期限。除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这两种涉密岗位以外,一般员工(包括不承担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承担保密责任;掌握了商业秘密的员工的家属、朋友,对保守商业秘密也应该履行同等义务。 以上就是关于保密协议违约责任管辖条款及其相关问题。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为您解决一些与这方面相关的分歧并解决与保密协议违约相关的问题是我们的荣幸。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861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