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
1、首先需要在电子税务局中,通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税明细信息上传下”—“个税明细下”,下初始化文件并导入个税客户端。 其后,可以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以下条件: 1、身份证明; 2、在校学生需提供学生证、成绩单; 3、已毕业学生需提供毕业证、学位证; 4、常用存折或银行卡过去6个月对账清单; 5、其他资信证明:奖学金证明、班干部证明、社团活动证明,各种荣誉证明/回报社会证书如献血、义务支教等。 6、查看该学生是否有什么不良前科。 7、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 8、毕业后6个月以上未就业,并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了失业登记。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每月申报的个税,是上一个月实际发放的所有收入合计计算出的个税。个税的计算有一个原则,即发放了才计税,不发放不计税 根据上述所说的,4月份申报的为3月份所发各项收入的个税,而3月初发的是2月的工资,所以实际上17年4月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是2月份的工资。当然个税明细申报系统默认的税款所属期是3月,这个无妨,你自己记得工资所属期实际上是2月就可以了。月初发上月工资的行为很多单位都有,这么做会造成税款所属期和收入所属期错位,会计需要多费一下脑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0人已浏览
412人已浏览
479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