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个的《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个的《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个的《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有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的内容由法律经验编辑为您介绍。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怎样?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在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它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过去事业单位的工资和机关是绑在一起的,机关涨事业单位才能涨,今后可由市场来决定,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上去了,事业单位的工资也能往上正常增长。 不过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强调,这个增长幅度是市场化的幅度,是根据市场调整的。换言之,事业单位工资今后可能会升,也可能往下调,因为要看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的调整幅度。总的来说建立了一种新的增长机制,即市场预期和物价预期,而不是等着政策预期。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个的《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这主要是调标。有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的内容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怎样?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在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它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过去事业单位的工资和机关是绑在一起的,机关涨事业单位才能涨,今后可由市场来决定,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上去了,事业单位的工资也能往上正常增长。 不过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强调,这个增长幅度是市场化的幅度,是根据市场调整的。换言之,事业单位工资今后可能会升,也可能往下调,因为要看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的调整幅度。总的来说建立了一种新的增长机制,即市场预期和物价预期,而不是等着政策预期。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国家公务员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一、基本工资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二、工龄工资: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三、奖励工资: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一月停发,直至考核的次年一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四、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故不到每日扣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除养老、医疗补助按现行政策执行外。公积金、独生子女费、等一切现行补助全部废止。五、新参加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确定方法:高中、技校、中专以办事员确定;大专以科员确定;本科以副科级确定;硕士以正科级确定。六,退休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退休生活费=退休前工资 x 80%。三年一调下面就算一算一个30年工龄的“副处科”,每月领的钱(百分之百领到该职务的工资,如副处非领导职务)的收入,没有算、也无法算“三年一调”的钱,还有“一进十”的收入。 1.基本工资:副处级3600元; 2.工龄工资:60元/年X30年=1800元(无法计“三年一调); 3.奖励工资:每月300元(无法计“三年一调); 4.车补:3600÷5=720元.(无法计“逢一进十”); 5.取暖补助:3600÷3÷12=120元(无法计“逢一进十”); 出勤补助:22.5X30元/天=675元(无法计“三年一调”); 7.山区补助:(除了几个大城市,都是山区):3600÷10=360元(无法计“三年一调”) 8.地区差别补助:(这个也无法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300人已浏览
7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