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不经质证而直接认证: 第一,无须出示和质证的证据,限于在庭前交换证据中,当事人没有争议的证据。“...
当事人陈述存在严重问题:1、“开庭后判李某胜诉,当庭没有判出具体赔偿金额”。即应当为未作出判决。2、“李某到仲裁科核实律师吴某早就给撤诉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陈述属于证据之一。2,在当事人陈述阶段,尽量对案件中与起诉状中请求相关事实进行详尽讲述,但应当如实叙述,不加入个人评论、猜测性内容。3,《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七十五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当事人的陈述属于证据。当事人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就有关案情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叙述。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及审判阶段,当事人的陈述都是重要的证据材料。审判中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都以当事人的陈述为重要内容。当事人的陈述都必须在审判长许可下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那么,是不是所有证据都适用此条规定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应如何理解呢?何为这些条文所指的“新的证据”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四条又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13人已浏览
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