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要看担保是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可以参见以下法条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
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本身,不存在时效问题。但是你们有口头约定的还款期限,因此此债务是存在还款的时效,在还款日期到达后两年之内,是你的诉讼时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按照法律规定,普通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则不予保护。特殊仲裁时效是指普通仲裁时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时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出口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从离职之日起1年,拖欠劳动报酬在职期间是不存在时效问题的,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上班的,需要支付300%工资,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倒休的,支付200%,可见对于法定假日加班和日常加班,保护力度是不同的。 根据劳动法司法解释规定(《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劳动派遣职工,提起劳动仲裁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就是和你签订派遣合同的工资,而不是用工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4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