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对预备犯追究刑事责任时,首先应该根据其所预备实行的犯罪的...
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是两个不同概念,刑事责任包含犯罪和刑罚两个问题,而刑事处罚主要指刑罚。免予刑事处罚,只是免除对被告人刑罚而没有免除对被告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公司涉嫌诈骗行为,被公安机关立案追诉的,一般是不会追究不知情员工的刑事责任的;若员工知情且参与了诈骗行为,则应当受刑事处罚。 2、《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利用惩罚性赔偿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借机敲诈业者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回答意见,法院不支持这种恶惩、止渴的管理模式。但是,是否构成犯罪,符合刑法敲诈罪构成要求的,构成犯罪的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拘留。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解释》同时规定,“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