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是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里,被告按照起诉的程序和方式,以...
反诉是相对于本诉(或称原诉)而言的一种民事诉讼制度,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过程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与本诉有联系的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反诉必须在一审程序中提出,如果一审已经判决,二审时不能提出反诉,但可以另行起诉。另外,如果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向作出一审判决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上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置反诉制度的目的及进行正、反合并审理、提高诉讼效率的需要,提起反诉,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此为主体的特定性。二、须反诉与本诉之间有牵连关系。即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是同一的或有牵连的,两者源于同一法律关系或相关联的法律关系。提起反诉的目的是在于要抵消或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三、须在本诉进行中提出反诉。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34条的规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四、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诉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根据牵连管辖,人民法院可能获得原本无管辖权的案件的管辖权,但是,如果当事人之间纠纷存在协议管辖或者专属管辖的情形,本诉法院不得基于牵连管辖取得管辖权,因而也就不能受理反诉。五、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如果本诉适用了简易程序,而反诉应当适用普通程序的,则不能提起反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即原告必须指出被诉对象是谁,是某公民、某单位,还是某、企业。没有明确的被告,法律关系无法证实,人民法院也无从开始审判活动。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指当事人通过诉讼想要达到的目的。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在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后,如果不服一审的判决或者裁定,就应当向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上诉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者裁定。上诉只能针对法律规定可以上诉的裁判提起,这是上诉的实质条件。对于法律规定不准当事人上诉的裁判,当事人无权上诉,上诉程序也无从发生。(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必须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这是上诉的形式条件。(3)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上诉,这是上诉的时间条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提起上诉的期间为: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l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提起上诉的期间为: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所说的上诉期间,应当自第一审判决、裁定依法送达后的第二日起算。同时具备上述三方面条件的一审诉讼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等,即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