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面试看不准,要交智商税

2022-05-16
如果照相机的像素不高,不论拍什么东西,也不论怎么拍,拍出来的照片总归是不清楚。人的认知能力,就像一架照相机,如果我的思维不严谨,不论我想什么,也不论我怎么想,总归是想不清楚。 思维严谨还是不严谨,或者说,认知的像素高不高,有一个形象的专业概念:认知粒度(cognitivegranlarity)。 认知粒度大,就是思维不严谨,想什么都想不清,平时说的“智商不高”,有点类似这个样子。在生活中,不严谨的人容易上当,电视里的名人代言,报纸上的权威说教,股市里的现身说法,让他们屡屡遭受经济损失。一些幸灾乐祸的经济学家,把他们遭受的损失,看成是聪明人向他们征收的“智商税”。 智商税,不一定由当事人交。如果我思维不严谨,公司把我招进来,就要替我交智商税。 因为思维不严谨,别人能想明白的工作,我就是想不明白。例如,怎么找客户,这个问题我想不明白,需要老板、同事手把手地教我。他们教我所花费的时间、所耽误的工作,以及我在工作中出的差错,换算成财务成本,就是公司替我交的智商税。 公司越小,智商税越重。小公司人少,一个萝卜三个坑,老板同事都很忙。小公司招聘,也是急急忙忙,赶紧面试一下就把人招进来。虽然我的思维不严谨,但是小公司的面试也不严谨,我通过面试的机率很大。 去小公司上班,没人教我怎么做事,我自己也想不明白,只好蛮干。我稀里糊涂地犯错误,公司不明不白地替我交智商税。等学会了怎么做事,我先跳槽、再创业,平步青云。公司替我交的智商税,全部石沉大海。 小公司很危险,智商税很重。公司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可以反过来,向员工征收智商税。超大型的公司,一个岗位的员工有好几千,公司可以请一帮明白人,把这个岗位的任务,写成傻瓜版的操作手册。写手册的这一帮人,他们的成本分摊到几千个员工身上,人均成本很低。 有了操作手册,公司再用低工资,雇佣几千个思维不严谨的人,让他们依葫芦画瓢地干活。像这样干,可以降低工资成本、缩短培训周期、减少人为错误,公司因此提高了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收获的利润,是公司向员工征收的智商税。 能征收智商税的公司,可以把最复杂的操作改写成傻瓜版的手册。写不出手册的公司,面试官就要认真排查思维不严谨的应聘者,免得公司替他们交智商税。 思维不严谨,典型特质是“断言推理”。有这种特质的人,还没有养成进一步思考的习惯,他们看不到权威性和逻辑性的差别,会把名人名言当成真理。他们还看不到属性与概念的差别,营养和蛋白质,创新和研发流程,在他们眼里是一回事。 在厉害的公司里,不严谨的人是优质资产,他们向公司交智商税;在不厉害的公司里,他们是不良资产,公司要替他们交智商税。 公司为什么要做大做强?就是为了收智商税。达到收智商税的规模,是大公司;拥有收智商税的能力,是强公司。小公司想做大做强,最可靠的办法,是面试的时候严格筛选,躲开思维不严谨的人,避免不明不白的智商税。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