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305条的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陷...
伪证罪立案标准如下: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审 2、伪证行为足以使罪犯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或为他人隐匿罪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严重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制造伪证的行为。所谓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指证人作了虚假的证明,鉴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实真相的鉴定,记录人作了不真实的记录,翻译人作了歪曲原意的翻译。所谓隐匿罪证,指掩盖歪曲事实真相、毁灭证据,将应该提供的证据予以隐匿。所谓与案件有重要关表的情节,主要是指对案件是杏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或者对罪行轻重有重大影响的情节。如果伪证的事实无关紧要、对案件的处理影响不大,不能以伪证罪沦处。至于伪证行为是否造成了错判,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
伪证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的客体。侵犯本罪的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但实际无罪的人。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出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隐瞒罪证。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必须来自主观方面的直接故意,即行为人知道其虚假陈述与案件有重要关系,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瞒犯罪证明而行为。
伪证罪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罪名,是指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出虚假证明、鉴定、记录和翻译,故意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9人已浏览
359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5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