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遗嘱一般是指遗嘱人还在世的时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通过一些法定的方式,如自书、代书、录音、公证等等,对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在其去世之后作...
遗嘱一般是指遗嘱人还在世的时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通过一些法定的方式,如自书、代书、录音、公证等等,对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在其去世之后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的读音是yi,从辵,部首是辶,从贵。基本字义1.丢失2.漏掉3.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4.余,留5.死人留下的6.不自觉地排泄7.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8.抛弃 遗嘱的意思显而易见 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对自己的财产或其他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这个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遗嘱人立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以证明。它要求遗嘱人必须在公证员面前订立遗嘱,然后由公证员对遗嘱的内容和遗嘱人的签名给以证明。经过公证的遗嘱,有如下好处:(一)遗嘱的内容和形式都符合法律规定,所立遗嘱有效。(二)遗嘱内容不易被篡改和伪造。(三)有利于保证遗嘱效力的实现,保护遗嘱人和遗嘱受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遗嘱引起的继承纠纷的发生。
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依遗嘱继承办理: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有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虽遗赠扶养协议有效,但遗产中遗赠扶养协议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进行继承。 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首先,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其次,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未先于遗嘱人死亡。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资格。丧失或放弃继承权的遗嘱,继承人即不再具有继承资格,不能再适用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时,不适用遗嘱继承,也不发生代位继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4人已浏览
4,338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4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