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土地纠纷的五大原因(1)土地价值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土地是寸土寸金,这种高地价的态势不断向城市周边蔓延,而在...
人民政府处理即所谓的行政处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土地转让是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土地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二是土地转让指承包人自找对象,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所以土地转让居间合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转让方须报材料1、原土地证或土地证明材料2、原土地出让合同3、上缴税务局的土地增值税证明材料4、土地评估报告5、图件资料6、土地转让专项审计报告7、营业税上缴证明材料二、受让方须报材料1、项目批复原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材料等3、上缴财局契税证明4、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符合规划的图件资料三、双方共同提供的资料1、土地转让申请2、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不同类的土地纠纷依不同途径解决: 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侵权纠纷 土地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土地行政争议 土地行政争议,按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
首先,农村土地纠纷的相互调解大多是同一家庭成员之间更常见的,亲属之间的纠纷,首先是相互协商调解,有些人找到自己家庭中更有声望的老年人进行裁决。如果不涉及土地纠纷的巨大利益,一般可以通过家庭和解来解决,毕竟,他们自己的家庭也更容易说话。一般来说,村里的人有点亲密,所以调解通常更容易。二、二。村委会调解如果是相互调解的土地纠纷矛盾,此时农民一般会找到村委会进行调解。由于农村土地的分配是由村集体进行的,因此对农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更清晰的了解,村干部也更了解村农民的家庭情况,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很有经验,因此在农村调解土地纠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县、市仲裁不能解决农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村干部需要提前了解农民的具体仲裁形式和方法。现在,随着农村立法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如果这些方法不能让农民满意,农民最终可以上诉仲裁结果,提高到司法高度,进一步维护土地的合法所有权。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