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看是属于故意而为还是过失,如果是故意的,是属于欺骗行为,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消...
《新消法》第55条规定: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经营人给予产品或是服务项目有诈骗个人行为的,理应依照顾客的规定提升赔付其遭受的损害,提升赔付的额度为顾客购买商品的合同款或是接纳服务项目的花费的三倍;提升赔付的额度不够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法规另有要求的,按照其要求。
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也就是说,消费者遇到经营者欺诈,只能要求加倍赔偿,而不是“假一赔十”。分析:《消法》规定的的确是加倍赔偿,但去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有了新的规定,即:“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另外,如果经营者事先承诺“假一赔十”,按照约定(违法约定除外)优于法定的原则,也应兑现“假一赔十”承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0人已浏览
1,027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