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一般来说,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起诉标准的规定(2)》第22条:[持有,使用假货事件(刑法第172条)]知道是伪造的货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持有、使用假币罪立案标准: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才可以立案追诉,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货币而持有和使用的,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或者货币量在400元以上的,应当起诉。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货币而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1、一般来说,行为人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假币已构成其他假币犯罪的,应当以其他假币犯罪定罪处罚。 2、通说认为,由于刑法并没有要求出于使用目的而持有,假币应属于违禁品,禁止个人收藏,行为人收藏数额较大的假币也会侵犯货币的公共信用,故只要明知是假币而持有并达到数额较大要求的,就应以持有假币罪论处,但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根据司法解释,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另认定为使用假币罪;但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8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