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认定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工伤保险科(处)申请,不服工伤认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伤残鉴定要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
协商不成诉讼维权工伤:1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单位应当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个人一定要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如被认定工伤后,还要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依据伤残等级,来计算赔偿数额享受工伤待遇等。但是这个程序说起来简单,实际办其来是相当的复杂和费时间,所以强烈建议只要30天内单位不申请,你就不要犹豫了,抓紧申请。否则,耽误的是自己的时间, 估计能构成10级伤残,至于具体详细的法律方案可以找专业律师电话或面谈咨询。
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应当先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的30内申请,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等。 工伤认定并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不同。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伤残津贴等。
首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4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 5单位未给员工上保险的,由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67人已浏览
939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5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