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达到法定婚龄生育子女的,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具体金额由当地主管部门根据前一年的人均收入在法定范围内决定 。...
如何处罚早婚早育:根据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符合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标准对双方一次性征收社会抚养费:(一)符合再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明确表示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后开始实行的时候,也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各地方政府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社会生育秩序。这就表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之前发生的违法生育子女的行为,还是会按照现行各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的。各地对早婚早育罚款都有不同的标准,还要分情况。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如果夫妻没有达到再生育的条件,又生育子女的,会对男女双方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缴纳标准是什么呢? 1.根据当事人户籍所在地上年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的两倍到三倍进行征收; 2.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依照上面的计算基数,以生育孩子的人数为倍数进行征收; 3.一胎生育两个以上的,按照一个计算征收。如果一方没有经济条件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会找另一方收取该费用。哪些情况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呢? 1.如果已经生育的孩子经过计生委相关行政部门的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的疾病,并且长大后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的孩子; 2.如果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患有遗传性疾病,但是父母双方通过治疗后,经过计生委系相关行政部门的鉴定可以生育正常孩子的可以再生育;那么再婚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吗?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复婚夫妻除外。再婚夫妻不论再婚前有几个孩子,再婚后都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注意:如果符合再生育条件,一定要记得按照规定经过再生育审批手续,不然的话会罚款两千元。另外,如果是婚外生育孩子的,会对男女双方按照户籍所在地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至五倍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早婚早育现在还罚款。凡不符合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规定生育子女的,对生育双方按以下标准各一次性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不符合第十九条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是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职工的,按不低于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2.5倍的金额征收;是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劳动者的,按不低于本人上年度纯收入2.5倍的金额征收;是城镇无业居民的,按不低于本市、镇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5倍的金额征收;是农村居民的,按不低于本乡、民族乡、镇农村居民上年度人均纯收入2.5倍的金额征收。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三个子女的,按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征收金额各加100%征收;生育第四个以上子女的,征收金额以此递进累加。 (二)不符合第二十条规定而提前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从生育年度起至法定年度止,每提前一年分别按1500元的金额征收。 (三)符合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但未办理《第二个子女生育证》而生育的,分别按500元的金额征收。 (四)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分别比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第二个子女的征收标准征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比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第3个子女的征收标准征收;生育第3个以上子女的,以此类推。 (五)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未办理《结婚证》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分别按1500元的金额征收。 (六)除本条第(四)、(五)项外,其他因非婚姻关系生育子女的,按双方子女总数计算子女数,比照本条第(四)项标准征收。
浙江省计生政策是,交纳社会抚养费依照当事人所在地区上2年人均年收入为基数,已到法定婚龄未解决结婚登记而生育 第一胎,满六个月后仍未解决结婚登记的,按照零点五倍征收;生育 第二孩的,按照一倍征收。不到法定婚龄生育的,按照一点五倍至二点五倍征收。《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限定: 第四十一条违背本条例限定生育的,对男女两方分别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县(市、区)上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下列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多生一胎的,按照二倍至四倍征收; (二)多生二孩以上的,按照前一胎的征收准则加倍征收; (三)符合再生育要求但未经准许生育的,按照零点五倍至一倍征收; (四)已到法定婚龄未解决结婚登记而生育 第一胎,满六个月后仍未解决结婚登记的,按照零点五倍征收;生育 第二孩的,按照一倍征收; (五)不到法定婚龄生育的,按照一点五倍至二点五倍征收; (六)有另一半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按照 第一项、 第二项限定的准则加倍征收; (七)民政部门、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收养娃儿不符合《民法典》限定的,应当责令当事人在五个月内改正;当事人未在五个月内改正的,按照 第一项、 第二项限定的准则征收。个人年事实上收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还应当按照其超出部分的一倍至二倍加收社会抚养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3,874人已浏览
494人已浏览
1,0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