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应当根据具体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确定遗失物的归属时,应具体的是判断遗弃物的种类以及性质,也就是说遗弃物如果是属于国家所有的那种,那么其归属也就应当属于国家所有,任何人都不得占有。若属于私人所有的,对于遗失物,可依先占而取得所有权。所谓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事实。但是,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遗弃儿童对儿童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或者造成重伤、死亡,构成遗弃罪,是犯罪行为。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如果孩子被遗弃在幼儿园、医院、福利院等安全场所,就不是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 遗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被限定为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并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遗弃。因此,在对遗弃罪的理解上,应该将生活中的遗弃与法律中的遗弃区分开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456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