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被执行人主动提出申请。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要想达到延缓执行的目的,应当主动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担保的申请。执行担保申请一般应书面提...
执行担保的程序主要是: (1)被执行人主动提出申请,应书面提交给执行法院; (2)移交担保物或办理登记手续; (3)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取得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的执行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4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如果担保物价值不足以清偿债权的,剩余未受清偿的债权不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
执行担保的程序主要是: ( 1)被执行人主动提出申请,应书面提交给执行法院; ( 2)移交担保物或办理登记手续; ( 3)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取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 ( 4)法院审查担保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审查被执行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是否已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审查担保人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 5)人民法院认可,接受担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4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