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往往与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有关,当然交警只对事故认定责任(驾驶员的责任),不对其他责任进行认定。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罚款、拘...
实践中交通事故的责任一般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效果大小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方面进行划分,作用程度越大,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不需要做检验鉴定,可在10天之内出责任认定结果。如果事故双方有争议,需要做鉴定的,责任认定周期可延长至30天。一旦有一方当事人不认可鉴定结果,可在3天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在最后一份鉴定结果出炉并在当事人确认后5天内,交管部门应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的责任比例可以要求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 (1)医药费。 医药费是根据医院诊断证明、正规医疗发票确定数额。包括你为治疗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整形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2)营养费。 营养费是按照医生开具的营养需求诊断证明和相关费用支出证明确定数额。是指为辅助治疗身体疾病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的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3)误工费、护理费。 误工费、护理费是根据受害人或护理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的平均工资计算。主张误工费时出示收入证明即可。 (4)交通食宿费。 交通费根据你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陪护或者转院治疗等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计算;住宿费根据你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应以实际支出和费用或当地实际生活水平计算; (5)伤残赔偿金。 伤残赔偿金是根据法医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受害人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生活支出或收入标准为基础计算。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6)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7)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是根据你遭受的实际财产损失为限的,包括物品的维修费、贬损费等,以受损物品的实际价值为限。应当提供购买物品的发票、合同、收据等来证明受损物品的价值,如果无法确定价值的,可以申请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 如果达到伤残等级,你也可以要求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和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确保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二)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三)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是民事证据,从证据种类上来说属于书证。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在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后三日内向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因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为是一个制作证据的行为而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不能对该交通事故认定书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来重新作出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在法庭审理时通过自行对责任划分进行举证促使法庭不采信该交通事故认定书。
一、目前等级分为死亡事故、伤人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 1. 死亡事故是指仅涉及人员死亡,或虽有人员死亡但同时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2. 伤人事故是指仅涉及人员受伤,或虽有人员受伤但同时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3. 财产损失事故是指仅涉及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二、根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可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轻微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财产损失不足1000元,或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轻伤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