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这样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 我国刑法第234条对故意伤害罪做出了明文规定: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是故...
不一定构成犯罪。根据伤情不同,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作为犯罪阻却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对自身可支配权益的许可,允许他人对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权益实施侵害的行为。1.主体要件:被害人的承诺能力?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被害人对自身作出承诺的性质及其后果有了明确的认识,方能作出承诺。2.主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真实意思表示?被害人具备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的主体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诺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与民事合同签订的主观条件一样,被害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支配和处分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胁迫、利诱和欺骗等背离被害人真实意愿的情形。3.权限要件:被害人对自身权益的有限承诺?被害人可以对自身享有的何种权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是被害人承诺的权限要件。4.客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做出时间?被害人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对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其作出承诺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限制。5.内容要件: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被害人承诺的内容一致?在被害人作出有效承诺后,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有效承诺而实施加害行为。对于该加害行为的内容,应当与被害人作出的有效承诺相一致。
被害人承诺是指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前提的犯罪中,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被请求人实施侵害行为,损害被害人明确放弃的权益的不构成犯罪。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 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排除行为的犯罪性: (1)有效的承诺以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为前提。对于国家、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故只有被害人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才有可能排除行为的犯罪性。但即使是承诺侵害自己的法益时,也有一定限度。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 (3)承诺是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作出的承诺,不影响行为的犯罪性。但如果仅仅是关于承诺动机的错误。应认为该承诺具有效力,成为排除犯罪的事由。 (4)事实上必须存在承诺。 (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被害人在结果发生前变更承诺的,则原来的承诺无效。结果发生后的承诺不影响行为成立犯罪;否则国家的追诉权就会受被害人意志的任意左右。 (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7)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必须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成立其他犯罪。
在实践中基于对他人的承诺对他人的身份造成伤害的,如果是轻伤不宜认定不故意伤害罪,重伤的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