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众所周知,民事诉讼是一个过程。从当事人起诉到判决的宣判,期间要经过立案、开庭、质证、辩论、审理、判决、上诉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这些环节是需要时...
所谓证据保全,也称保全证据,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或主动依职权对诉讼有关的证据采取提取、保存或者封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然而医疗事故从发生到诉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到提起诉讼后才申请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大多为时已晚,难以被医患双方接受和认可,因此医患双方极少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分别对病历和可疑医疗物品的保全进行了规定,要求医患双方当事人自行实施证据保全。这种规定切合医疗事故处理的流程和时限,因而是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手段。
所谓证据保全,也称保全证据,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或主动依职权对诉讼有关的证据采取提取、保存或者封存等方法予以固定证据的强制措施。 1、申请保全的期限。我国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2、提供担保。对于进行保全可能造成损失的,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有物权担保、现金担保、信用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国务院令第481号,从2007年4月1日实施,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3、保全方式。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离婚诉讼中,为保障自己利益需要进行举证,如果证据存在毁损灭失风险的时候还需要申请证据保全。
申请保全证据公证的,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申请保全证据所在地公证处受理。申请人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主体资格证书(法人必须提交法人资格证书、法定代表人证书及身份证明复印件;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册及其复印件);(2)代理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必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和本人身份证明书;(3)需要保全的证据和能够证明证据可能灭失与申请人与灭失事实有关的证明、资料;(4)申请保全的证据为物证的,应当提交物证样品或者所有权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说明申请保全证据公证的相关证明;(5)需要保存证人证言的,证人应亲自出席并提交证人身份证明;(6)公证员认为应提交的其他证明和材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