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是在接受信息者未将短信删除的情况下,直接将此信息予以储存,并将手机封存。然后,最好到公证处进行书面公证,经过公证的证据效力比较高,一般会...
首先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证据证明该手机号码确实属于对方单独拥有,且不存在被盗取错发信息的情况。 第二,要证明手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手机短信可以作为证据。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作为已件事实的客观遗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证据的客观性要求手机短信真实反映案件事实,手机短信的内容不应被删除;证据的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有争议的事实有关。具体到手机短信,因为每个手机号对应一个唯一的用户,所以手机短信的收发只能在特定的两个手机号之间进行。在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两个特定手机号之间的短信收发可以认定为两个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之间的通信行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证明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和职权,并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和核实。
首先,在接收信息的人没有删除邮件的情况下,直接保存这个信息,封存手机。然后最好去公证处进行书面公证,经过公证的证据效力比较高,一般会被法官采纳。其次,在与事件相关的邮件被删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邮件经营者取得邮件内容。收集时,可以通过运营商的存储信息印刷相应的手机邮件发送时间,印刷双方的手机号码和内容,在场的员工签字盖章证明来源,在审判中使用。
实践中,当事人在利用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证据证明该手机号码确属对方所有,且不存在被盗取、错发短信的情况。 2、要证明所用手机收件箱中短信应属只读文件,不能修改。否则证据效力将大打折扣甚至丧失。 3、短信是间接证据,因此当事人要尽量多的提供对自己有利的其他证据,使之彼此印证。所有证据保持一致,形成完整、有效、严密的证据链,就比较容易达到证明事实存在的效果。 4、可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起诉的一方或者是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请求人民法院以勘验、制作笔录等方式将短信内容固定下来。为避免手机短信灭失,故在提起诉讼后,便可立即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5、诉前可以进行公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请公证机关对手机短信予以公证。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如此,为防止手机短信灭失,在收到手机短信后、提起诉讼前,便可将手机短信进行公证,这份公证所具有的证据效力远远大于短信本身。 6、要注意取证手段的合法性和取证环节的完整性,即证据的收集方式或程序等要合法,使证据的形成不存在瑕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9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