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 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1、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根据发生的时空范围不同,可将犯罪中止分为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三类。 (1)预备中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首先要求行为人的主观是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其次,要求行为人在客观上确实是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然后,对犯罪中止要求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若是在犯罪过程之外实施的话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4、最后,犯罪中止一定是有效的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的避免了损害结果的发生。
理论上通常将犯罪中止分为两类,一是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二是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前者可称为消极中止,意即不要求行为人消极停止之外的任何所为。在此类中止犯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出现的中止犯通常属于消极中止犯;后者理论上称为积极中止,意思是要求行为人必须以积极的作为方式才可能构成的犯罪中止。从时间范围上看,通常存在于犯罪行为实行后,达到既遂状态之前的犯罪阶段。(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1、预备中止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3、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1、消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2、积极中止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征是能达目的而不欲,一般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基于怜悯、惊愕或者恐惧放弃犯罪; 2、基于嫌恶之情放弃犯罪; 3、担心被当场发现而使自己的名誉受损或者担心日后被告发、与受到处罚而放弃犯罪; 4、发现对方是熟人而放弃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7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399人已浏览
7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