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成年人签订买卖合同的,未成年人的合同数额比较需要其父母认可,所以说有些时候有些合同虽然无效,但父母追认了还是有效的。建议你去找一下他的父母...
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就有效,代理人拒绝追认或者过了追认时效,合同就无效。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分为八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八周岁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民法中,把我们每个人从民事行为能力方面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你所说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应该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私自处理房产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1、未成年人的年龄不满16岁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8岁以下,18岁以下的,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如果该未成年人与他人就自己名下的房屋订立买卖合同的,其法定代理人不追认的,则无效;追认的,则有效。 2、未成年人的年龄已满16岁,但是不满18岁的,分两种情形: ( 1)该未成年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此时,该未成年人与他人就自己名下的房屋订立买卖的,则合同有效。因为按照相关规定,该未成年人应当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2)该未成年人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此时,如果该未成年人与他人就自己名下的房屋订立买卖合同的,其法定代理人不追认,则无效;追认的,则有效。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未经房屋共有人同意签订买卖合同,但是符合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条件,那么是有效的。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1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