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对效力待定的买卖合同可以这样处理: 1、有权人可以行使追认权,使效力待定的合同变为确定有效的合同,追认权的行使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作出。 2、法...
效力待定合同的处理方式有由有追认权的当事人进行补正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进行撤销。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的效力待定,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需要第三人的追认或拒绝来使得合同产生效力或失去效力。在我国,有三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1、缔结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非纯获利益的合同,例如10岁的小孩购买了一台iPhone手机。这类合同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合理期限内追认下才发生效力; 2、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代理人在未被授权、超越权限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则由代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如果买受人的行为符合善意取得的情形,即使原财产所有人拒绝追认,买受人也可以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一、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其他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其他民事活动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在民法通则中,这类主体所为行为被列为无效民事行为,对此作了补正,将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合同确定为效力待定合同。三、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无权代理指欠缺代理权的代理,主要有四种情况: 1、根本无代理权;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关于无代理权人所订立之合同,新合同法第四十八条明确将其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无权代理行为可能由于行为完成后发生的某种法律事实而完全不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无权代理应区别于表见代理,表见代理行为是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善意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其代理权;而前者则不存在这一情况。判断表见代理的构成关键在于区分善意相对人是否具有正当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表见代理的效果相对人可直接请求本人负责。而对于狭义无权代理行为,如果本人不追认,则不负责任。四、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依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是否取得处分权。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1、合同效力属于待定,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情形。 2、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合同效力暂不确定,可以由有追认权的当事人进行补正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进行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4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