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诉讼时效限制: 1、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和撤销情形分别作了规定。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程序违法和表...
1、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和撤销情形分别作了规定。根据该条第二款的规定,程序违法和表决内容违反章程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隐名股东没有直接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的权利。若是隐名股东经过其余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显名的,可以提起诉讼。提起损害股东利益的诉讼需要经过前置程序。
在实践中,隐名股东不能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对公司以外的其他股东和第三人提起损害股东权益的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原告是本案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虽然隐名股东与公司盈余分配有利害关系,但他们有原告的外貌。 但公司其他股东和善意第三人往往事先不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考虑到商业信用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 重点保护外部第三人对登记内容乃至登记制度的信任,因此工商登记的显名股东才是合格的主体,而隐名股东则不合格。 隐名股东不能享有诉讼权。他必须先确认股东身份,然后才有资格起诉。
股东代表诉讼不一定以损害公司利益为前提。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成员责任或者实现其他权利时; 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维护公司利益,以追究这些成员的责任或者实现这些权利为目的,按照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因此,股东代表诉讼一般以损害公司利益为前提。 但股东代表诉讼程序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公司受损,部分股东受损,因此股东代表诉讼不一定损害公司利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225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