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论是规模多么大的企业和公司,遇到企业拆迁补偿纠纷或者公司拆迁补偿纠纷,企业和公司都处于劣势地位,在政府面前,属于弱势群体。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集体企业,即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它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它在一个集体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企员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标准 对于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根据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其中,员工月低于企业月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被改制企业的债务,是具有法律或法理依据的。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和吸收股权式企业兼并,实际上就是企业合并中的吸收合并、脱壳经营等形式的企业分立改制,符合企业分立的特征。企业法人的合并与分立是企业变更的一种特殊形式。关于企业合并与分立后债务的承担,在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有明确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公司法规定的更为明确:“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由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继承。”债权债务的继承取决于企业产权的转让和法人主体的变更。采取增量吸股、存量转股、先股后还等吸股方式,将企业由单一的全民或集体投资改组为所有制的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企业法人组织或投资主体发生了变更,并不中断法人人格的同一性,变更后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其变更前的债务。控股式企业兼并的法律后果是将被兼并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企业作为发起人或股东之一,与其他企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质上是企业的新设合并和股份制改造。托管经营是效益较好的企业受行政委派或与亏损企业商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在一定时间代为经营亏困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托管经营与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公有民营)一样,严格地说只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不涉及企业产权的转让,企业法人主体没有发生变化。因而,被托管企业在托管前的债务应继续由被托管企业承担。
对于破产和部分改制的企业,如果原有党组织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根据属地原则,将党员整体划归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下辖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党支部管辖。 改制后调整、撤并和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自谋职业的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往接收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中心或职介中心党组织;自行调出的党员组织关系与人事档案同步转移至接收单位;离休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新公司或转往安置接收单位,本人愿意也可以转到居住地;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往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内退党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新公司,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接收单位党组织不健全或其他特殊情况,组织关系暂时无法转出的党员,由企业党组织暂时代为管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