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起诉 (1)起诉的条件。 ①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②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起诉需明确指出实施具体...
程序: 1.一审: (1)起诉: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来”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上诉,按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 1、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 2、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应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 3、在递交上诉状的同时应交纳诉讼费。 4、在整个上诉审的审理过程中,上诉人均有权撤回上诉。担撤诉是否成立,必须经二审人民法依法审查后做出裁定。行政诉讼上诉状的写法:首部:①标题是“行政上诉状”;②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如果上诉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单位全称和法人代表人姓名、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务及在一审中的诉讼地位。上诉的请求部分:写明一审人民法院名称和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编号、案由;上诉人认为原审判决或裁定有什么错误或不当,要求二审法院撤销、变更,或重新审判。上诉事实和理由:主要写明不服原审裁判,提出上诉请求的依据。结尾部分:分两项书写致送的人民法院和上诉人签名盖章及年月日。最后写明附例事项。相关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二审一般由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但法院经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审理的,也可以不审理。除特殊情况外,法院通常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审理。
立案程序 (一)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 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四)严格执行立案标准。禁止在法律规定之外设定受理条件,全面清理和废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土政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8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