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所谓自愿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当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究竟有没有犯罪由法院审理来认定,法院没有认定之前被告人不能叫罪犯,而只能叫犯罪嫌疑...
双方发生的时间不同:坦白情节一般在庭审之前,自愿认罪一般在法庭上(也可能在庭审之后)。自愿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当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坦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量刑标准不同。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而坦白仅是酌情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是法院必须给予被告人的,量刑幅度也是法定的;而酌情量刑情节理论上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其决定权即自由裁量权在审判机关。 2、减刑幅度不同。一旦成立自首,被告人就可以得到基准刑40%左右的减刑幅度:“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一、过失犯罪如何认定自首过失犯罪的自首问题,关键涉及到过失犯罪能否成立自首。在我国刑法学界,有人以过失犯罪的犯罪事实和犯罪人容易被发现为主要理由,主张刑法所规定的自首从宽制度不适用过失犯罪,自首对于过失犯罪没有实际意义。我国刑法第63条的规定,并未对可以成立自首的犯罪予以任何限制,也就是说,刑法分则规定的所有犯罪均未被排除在可以成立自首的范围之外。所以,行为人在实施过失犯罪之后,只要其行为符合自首成立的三个条件,就应认定为自首。二、自首和坦白有什么区别准确区分自乎与坦白的界限,是正确认定自首不可回避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如何界定坦白和如何把握坦白的特征。所谓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之后,自己如实交代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据此,自首与坦白存在着某些相同之处:两者均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两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是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两者的犯罪人都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两者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但是,自首与坦白与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交代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而坦白则是犯罪人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代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不同,自首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重。 3、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只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自首比坦白的从宽处罚幅度要大。
特别自首和坦白的区别有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愿不同,特别自首是主观上自愿交代公安机关还未发现的罪行,可以接受审判,坦白是在归案时,被控制会将罪行陈述的行为,还有存在人身危险性也不同,特别自首有悔改意愿,希望改正,坦白属于被迫交代等其他不同点。 一、特别自首和坦白的区别是什么 (一)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自愿投案 特别自首是行为人主观上自愿投案、并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判、裁决,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坦白是被动归案,主观意志上想逃离司法机关的制裁但被迫受到控制、关押 (二)人身危险性不同 特别自首体现了犯罪人的一种悔意、希望得到矫正的心理,并愿意接受国家的惩罚:而坦白只是被迫的情形下交代犯罪事实,若是失去司法机关的教育、审讯,有再次犯罪的潜在危险性 (三)从宽量刑情节不同 自首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坦白是酌量的从宽量刑情节。就是说,法官审理案件时如有自首情节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而遇到坦白情节,还得是其罪行大小、认罪态度等酌量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法官握有较大的裁判权,同时也是较为难处理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2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