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非全日制用工适用以小时计算工作时间的工作,如保洁、园丁、家政等。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一、是对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义。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非全日制就业的优势:1。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非全日制就业的员工,企业只需要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其他费用自然包含在工资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全日制就业的成本比全日制就业低,可以为企业节省一部分人工成本。二、非全日制就业时间非常精确,按小时计酬,这种精确的就业方式会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3、企业可以随时终止非全日制就业,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也不需要支付补偿,对企业很有吸引力,所以这种就业方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认可。二.非全日制就业的弊端:非全日制就业虽然有几个优点,就是就业便宜,灵活性高。但其弱点也十分突出,即工人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员工最理想的工作就是找一份每天在某个单位工作两个小时,工资很低的工作,企业不给他保险,可以随时让他离职。我相信没有人会追求这样的工作。员工从事的是非全日制工作,意味着企业除了工伤保险之外,不需要给他保险。他每天在这家企业工作两三个小时或四个小时,企业可以随时解雇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他该怎么办?他一定会这样做:一个企业每天只工作两个小时,还剩六个小时,他就要去人才市场。只要他能找到一份全日制的工作,能把保险给他,他就会马上离开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企业,所以我们说非全日制员工的工作稳定性比较差。综合非全日制就业的利弊,我们认为,虽然非全日制就业成本低,灵活性强,但企业不能将这种就业用于关键岗位或一线岗位,只能用于辅助岗位或二线岗位。由于非全日制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很差,如果用于一线岗位和关键岗位,企业的生产经营很难保证正常运行,即使能保证正常运行,也很难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
非全日制用工规则有以下几点: 1、概念 第68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合同形式及兼职规定 第69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3、试用期规定 第70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4、劳动合同解除及补偿 第71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工资标准及支付周期 第72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1、概念 第68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合同形式及兼职规定 第69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3、试用期规定 第70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4、劳动合同解除及补偿 第71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5、工资标准及支付周期 第72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6、社会保险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符合退休条件时,按国家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研究制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伤残5-10级的,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结算伤残待遇及有关费用。各人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办理非全日制用工岗位有哪些时,还需具体咨询当地专业的律师,律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帮您具体分析,给您提供最专业直接的法律帮助。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6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627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