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您这种情况,建议起诉时或起诉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存款账户、办公设备、房产,法院认为有保全必要的,会针对...
不需要。直接到当地计生委微机室打印后盖章即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贷款融资及办理信用卡。 2、限制高消费,禁止进入高档消费场所,限制乘坐高铁、火车软卧、飞机等。 3、限制出入国边境。 4、查封、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 5、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有价证券。 6、抽查被执行人住所或者营业场。 7、对逃避执行的行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8、其他法律赋予的职权。
对于您这种情况,建议起诉时或起诉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存款账户、办公设备、房产,法院认为有保全必要的,会针对这部分财产作出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的裁定。您胜诉后,若对方在规定期限内赖账不支付货款,您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前保全的财产。这样执行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不过申请财产保全是很专业的事情,建议您委托律师处理。
法院调解,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当出庭;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可以由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到场协商。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除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外,一般应当公开调解。在法院调解中,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批准。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内容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调解之所以是一种诉讼活动,是因为它是发生在诉讼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活动,人民法院是该活动的主持者。法院调解的可能性有二:一是调解不成功,二是调解成功。调解不成功则诉讼继续进行,调解成功则可审结案件。因此,人们又经常将法院调解说成是一种审结案件的方式。 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以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争议事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适用法院调解。但法院调解不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如当事人不愿调解或无调解基础的案件,法院调解人是法官法院不经调解而作出判决。在执行程序中也不适用法院调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已发生法律效力,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能变更裁判所确定的内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523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