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民或法人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就是名誉权,这项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侵犯,否则要承担侵权责任。名誉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但和人格尊严权还有一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名誉权侵权的相关司法解释是对于侵权结果发生地通常都是被侵权人的住所地,医院随便向其他有关单位擅自公开患者的病情,从而导致患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在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予以保全。
最高院关于名誉权纠纷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是名誉权案件的侵权结果发生地的确定方式、人民法院受理的名誉权纠纷的范围、名誉权纠纷的损害赔偿的金额的确定方式以及当名誉权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复合时法院的审理程序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名誉权纠纷包括的范围。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罪的情况,一般关于抢劫犯罪部分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 1.认定“入户抢劫”,要注重审查行为人“入户”的目的,将“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区别开来。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包括入户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因访友办事等原因经户内人员允许入户后,临时起意实施抢劫,或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非营业时间强行入内抢劫或者以购物等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如场所之间没有明确隔离,行为人在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不认定为“入户抢劫”,但在非营业时间入内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8人已浏览
2,193人已浏览
1,300人已浏览
1,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