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情节,反映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
法定与酌定量刑情节的区别有:酌定情节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同一犯罪中若有数个量刑情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法定情节:(一)从严情节:从重。总则只有2个: 1、累犯(65条);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29条第1款)。(二)从宽情节:“可以”+“应当”均有,包含:从轻、减轻(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刑罚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免除。二、酌定情节(一)犯罪主体方面的情节:前科、一贯之表现。(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情节:犯罪后的态度、犯罪动机。(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情节: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的时空和环境。三、如何适用(一)“应当”优于“可以”:“可以”优于“酌定”。(二)案件中的情节优于案件外的情节。(三)同时存在数个从严或者从宽情节只是,不能任意改变量刑情节所具有的功能。(四)从宽和从严情节同时存在之时,要“先严后宽”不断修正宣告刑。而不能才粗简单的折抵之方法。(五)多功能情节的(例如从犯),必须依法定顺序考量。(六)禁止重复评价量刑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是刑法未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与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侵害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量刑情节是刑法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刑事政策,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量刑情节。例如:1、犯罪手段。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三是侵犯犯罪的对象。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五是犯罪动机。6、犯罪后的态度。7、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2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386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