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二、建立农村...
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地新政策如下:第四十六条国家征地的,经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用土地的所有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所有权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第四十七条征用土地的,应当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绿色幼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是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按征用前被征用单位平均占用耕地数量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是被征用的农业人口的平均年产值的15倍。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用是被征用前三年的省、自治市郊区的平均年的土地补偿费用。但是被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和直辖市的平均每公顷。按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征地前三年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务院可以在特殊情况下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的标准。第四十八条征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长期生活得到保障。 征地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青苗等补偿费,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 征用农业用地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贴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域的综合地价确定。区域综合地价应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位置、土地供需关系、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征用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青苗的补偿标准。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搬迁前补偿、改善生活条件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的意愿,重新安排宅基地建设,提供安置房屋或货币补偿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补偿搬迁、临时安置费用,保护农村村民的生活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合格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支付补贴。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四十九条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征地补偿费的收支情况,并接受监督。 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等有关费用不得侵占、挪用。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是属于集体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和占有权,所以是不可进行买卖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2019征收新政策: 新政策一: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新政策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会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以及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耕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农村的耕地主要分为两大类,旱地和水田,旱地每亩的补偿标准是5.3万元,水田每亩地的补偿标准是9万元。 2、农民菜地征收补偿标准2019年征收农民的菜地,补偿标准为平均每亩15.6万元。 3、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一般来说征收林地每亩补偿13.8万元,但会根据林地种植的林木的标准补偿有所不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598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19,9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